在保定市望都縣中韓莊鎮的嘉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養殖場內,工人正在挑揀種鵝蛋,奶白色的鵝蛋在籃框里均勻鋪開,個個圓潤飽滿,足有巴掌大小。就是這一枚枚鵝蛋,帶領著中韓莊的43戶貧困戶脫了貧。

往前推個幾年,保定市望都縣還沒有規模養鵝的養殖場,嘉諾養殖公司是第一家,而鵝產業扶貧更是在望都縣開了先河,這一切都要從一個煙酒商人說起。
80后誤打誤撞入了養殖圈
87年生的韓明是嘉諾養殖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而四年前他還是一個煙酒商,無意間韓明結識了當地的一個鵝苗中介,這次再尋常不過的見面,讓望都縣鵝產業有了不尋常的發展。和鵝苗商閑聊中韓明了解到鵝好養殖,掙錢多,而且在望都還沒人養,商業嗅覺敏銳的他立刻做了養鵝的決定,20天后第一批鵝苗運到了韓明的手中。
但畢竟是門外漢,沒有養殖經驗的韓明第一次出蛋就因為均重不達標無人收,賠了30萬,這次滑鐵盧讓他意識到,養殖不是這么容易的事情,還需系統學習科學養殖方法。
于是他頻頻往返當地畜牧站,將因養殖不當造成死亡的病鵝拿去找獸醫解剖,觀察死因,總結養殖漏洞,韓明邊學習邊研究,日子長了竟然自己學會了解剖,一個外行人慢慢變成了養鵝專家,他的鵝也越來越賺錢。就這樣保定市第一家規模養鵝場——保定嘉諾養殖有限公司成立了,并逐漸將公司的產品聚焦在一代“大三花”上。“大三花”俗稱三花鵝,是我國優良蛋鵝品種,它具有遺傳性能穩定、繁殖率高、耐粗飼、適應性強等特點,而且生長速度快,產蛋水平高,為韓明帶來不少收益。

“大三花”被當地政府“盯”上了
隨著經驗的累積,韓明的養殖場越辦越紅火,很快他的規模化養殖場被當地的政府“盯”上了。楊炳然是中韓莊鎮的鎮黨委書記,他在梳理分析建檔立卡戶需求的時候發現,中韓莊鎮未脫貧的鄉親大多為老弱病殘、鰥寡孤獨,而養鵝項目可以讓貧困戶足不出戶增收。楊炳然早就注意到了這位80后養鵝小伙和他的養鵝事業。據了解,保定嘉諾養殖有限公司的“大三花”每30只鵝的利潤可達4000元以上,并且貧困戶可以在自家院里散養蛋鵝,貧困戶投入少,收益有保障,不出門可實現脫貧增收。


于是,中韓莊鎮黨委、政府扶貧小組主動聯系嘉諾養殖有限公司,了解了政府的鵝產業扶貧計劃,韓明也很開心自己能為中韓莊鎮的扶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為保證養鵝項目真正讓貧困戶增收,鎮黨委及政府依托韓明的保定嘉諾養殖有限公司技術與銷售平臺,對貧困戶進行鵝養殖技術培訓,發放適齡雛鵝,提供鵝苗防疫支持服務及幼鵝疾病治療服務,提供適宜種鵝關鍵成長階段的飼料,回收種蛋和成長一年期的肉鵝,產前、產中、產后、銷售等各個環節均有保障。
是“扶貧”更是“扶志”
在中韓莊鎮黨委、政府和嘉諾養殖有限公司的幫助下,中韓莊鎮的43戶貧困戶在家里養起了鵝,他們每天拌飼料、收拾鵝舍,忙的不亦樂乎,生活一下子有了奔頭。

看到大家對養殖脫貧的激情,去年年底,當地政府特意趁熱打鐵召開了扶貧養鵝項目表彰會為養鵝貧困戶頒獎,樹立起貧困戶自強自立消除貧困的信心,不斷增強勞動技能。

鄉親們眼看著自己憑借勞動賺了錢、脫了貧、取得了榮譽,更加干勁十足了,還傳遞起勞動光榮的鄉村正能量。疫情期間,貧困戶劉占華滿載著一大筐雞蛋、兩箱方便面、兩箱礦泉水來到了中韓莊鎮政府。劉占華對楊炳然和鎮長王洪杰說:
“楊書記、王鎮長,您一定要收下!看著當前疫情挺嚴重,我覺得人人都得貢獻一點兒力量!你們一定要收下!”
這一幕極大的增強了鎮政府對鄉親們養鵝脫貧的信心。他們的辛苦和付出,是有成效的,群眾是認可的!通過鵝養殖扶貧,中韓莊鎮年老體弱、長期在家的貧困戶解開了“等靠要”思想的扣子,改變了精神面貌,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鎮黨委書記楊炳然說:“我們中韓莊鎮的養鵝扶貧項目扶的不僅是貧,更是志!”
目前中韓莊鎮的扶貧工作已完成從“輸血型”向“造血型”的轉變。在中韓莊鎮這場產業扶貧攻堅戰中,鄉親們提高了素質和內生發展能力,有了持續、穩定的增收渠道,對未來生活更是充滿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