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雞肉價格下跌引發關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雞肉價格同比下降1.6%,是近三年來的首次下降。今年上半年,市場中的雞肉價格低迷,一方面雞肉食品打折促銷,引發“雞肉降價潮”;另一方面,肉雞企業業績下跌卻仍在擴張產能。雞肉價格究竟因何下跌?
雞肉產品降價促銷
今年上半年,你買雞肉了嗎?今年7月,家住北京朝陽區東三環的劉女士逛市場時明顯感覺雞肉價格更便宜了。劉女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商家在打折促銷,最近她去超市買了460克的盒裝雞胸肉只花了7.9元。
市場上的雞肉價格持續下降。據農業農村部監測,8月全國雞肉(白條雞)批發市場均價約為21元/公斤,累計下跌約10%;9月前兩周雞肉(白條雞)價格為21.9元/公斤,同比下降幅度超過6%。
商超、快餐店中的雞肉食品紛紛打折促銷。美團買菜App中的雞胸肉標上了“六折促銷”,價格為8.9元/斤;多家炸雞店在外賣平臺上紛紛打出了“五折優惠”來吸引消費者。一位經營炸雞店的商戶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市場上的雞肉便宜了,她賣的炸雞價格自然就低了。
雞肉降價的背后是肉雞市場的低迷。大宗商品市場分析公司卓創資訊肉雞行業分析師高翔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上半年肉雞均價為3.67元/斤,價位偏低,同比跌幅20.04%。這也造成上游孵化企業、養殖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相關企業虧損嚴重
肉雞市場的低迷也導致相關企業業績下降。肉雞產業鏈上游企業虧損嚴重,今年上半年,民和股份、益生股份等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70%。此外,受肉雞價格走低影響,民和股份、益生股份8月商品代雞苗的銷售金額同比分別下降了63.87%、65.96%。
高翔表示:“產能的提升以及消費端的疲軟表現,共同造成市場行情的低迷狀態,進而造成雞苗價格偏低,企業業績下滑。”
溫氏股份、新希望等“養殖大戶”也面臨家禽板塊業績下滑的局面。溫氏股份8月肉雞銷售收入同比減少8.98%,毛雞銷售均價為12.74元/公斤,同比減少28.87%;新希望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雞肉價格同比下跌25%。
產能擴張或成價格走低主因
雞肉價格受到市場上肉雞供應的影響。業內人士分析,供給增加、需求減少是導致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從供給端看,產能過剩情況出現。高翔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由于2018-2019年祖代種雞更新量較為充裕,導致今年商品代肉雞市場產能有所提升。”
去年,肉雞行業價高利好,眾多新手入局引發“養雞潮”。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我國今年前八個月共新增雞養殖、雞飼養相關企業超過6.3萬家,同比增長46.9%。
一位來自山東濱州經營肉雞養殖場的養殖戶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看中去年養雞行業正在盈利風口,今年年初開始養雞。但是算上飼料、水電等費用,至今仍在虧損。
雞肉降價能增加消費端的需求嗎?高翔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疫情導致國內市場需求端表現較往年同期疲軟。上半年,疫情導致人們出行減少、開學延期等,對團膳、快餐市場影響較大,整個肉雞食品加工鏈條消化節奏放慢。”
產能擴張仍在繼續
上半年肉雞市場低迷,相關企業產能擴張卻仍在繼續。民和股份日前發布公告,將投資年存欄8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園區項目、年孵化1億只商品代肉雛雞孵化廠建設項目;雙匯發展也于今年投資建設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新希望上半年新完成33個商品代自養場建設,新增產能規模約合年出欄5000萬只,另有在建商品代自養場產能規模約合年出欄6600萬只。
在業內人士看來,肉雞市場產能將進一步釋放,價格或仍將低位運行。高翔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企業產能擴充,進一步加快行業產能釋放腳步,供給端的擴充或許會導致市場供大于求,進而造成市場價格低位運行,致使企業虧損。”
“未來白羽肉雞市場產能依然逐步釋放,市場整體表現偏弱,價格低位調整。建議企業避免盲目擴產,加強縱向發展,保證生產質量,提升品牌影響力,合理有效規避風險。”高翔如是說。
|